全國咨詢熱線15920332561
核酸檢測實驗室污染原因(實驗室設計與建設注意事項)
發布:admin 發布時間:2021-12-22 21:35:10 瀏覽:
目前國內所有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都具備了核酸檢測能力,大部分醫院也設立了PCR實驗室,高強度的核酸檢測任務已然成為了我們檢驗人的工作常態,但是,如果一旦出現實驗室污染,可能會造成假陽性結果,導致結果不可信,甚至可能會危及實驗室工作人員安全。
應對核酸檢測實驗室污染的最好辦法就是防范于未然,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實驗中我們如何避免和減少污染的產生以及處理污染。
一、污染的產生
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過程中 ,常見以下幾種污染類型 :擴增片段的污染 ( 產物污染 ) ;天然基因組 DNA 的污染、試劑 污 染 ( 貯存液或工作液 ) 以及樣本間交叉污染 。核酸檢測實驗室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擴增產物的污染 。
實驗室應通過以下途徑及時發現污染 :
1、采用每次檢測過程至少3個陰性對照隨機置于臨床樣本中間參與提取全過程。
2、每天對實驗室室內空氣進行采樣監測??諝獗O測范圍應至少應包括樣本制備區和擴增產物分析區。
3、定期對實驗室臺面、門把手、儀器設備表面進行取樣監測。
4、陽性樣本采用另外一到兩種更為靈敏且擴增不同區域的核酸檢測試劑對原始樣本進行復核檢測。
二、污染的防控
01
嚴格實行實驗室各功能分區
原則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應當設置以下區域:試劑儲存和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擴增和產物分析區。
根據使用儀器的功能,區域可適當合并。各區域在物理空間上應當是完全相互獨立的。傳遞窗滿足密封性要求,不能有空氣的直接相通。各項檢測工作應嚴格按相應規定在各自的區域內進行,嚴禁在樣本制備區配制試劑。
各區的功能是:
1、試劑儲存和準備區:貯存試劑的制備、試劑的分裝和擴增反應混合液的制備,以及離心管、吸頭等消耗品的貯存和準備。
2、樣本制備區:轉運箱的開啟,樣本的滅活(適用時),核酸提取及其加入至擴增反應管等。
3、擴增和產物分析區:核酸擴增和產物分析區。
02
確保實驗室人、物及空氣單向流動
核酸檢測實驗室的人、物及空氣流向按照試劑儲存和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擴增和產物分析區,防止擴增產物隨人流、物流及空氣進入擴增前的區域。空氣流向應按照從試劑儲存和準備區→樣本制備區→擴增區→擴增產物分析區方向空氣壓力遞減的方式進行。
03
實驗室檢測安全管理
(1)基本要求
核酸檢測應當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進行,并應在生物安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個體防護措施,包括手套、口罩和隔離衣等。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驗室應當制定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程序文件及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失誤或意外的處理操作程序,并有記錄。
(2)實驗室做實驗前安全要求
應使用0.2%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桌面、臺面及地面消毒。消毒液需每天新鮮配制,不超過24小時。轉運至實驗室的標本轉運桶應在生物安全柜內開啟。轉運桶開啟后,使用0.2%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對轉運桶內壁和標本采集密封袋進行噴灑消毒。取出標本采集管后,應首先檢查標本管外壁是否有破損、管口是否泄露或是否有管壁殘留物。確認無滲漏后,推薦用0.2%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消毒樣品管外表面(此處不建議使用75%酒精,以免破壞標本標識)。如發現滲漏應立即用吸水紙覆蓋,并噴灑有效氯含量為0.55%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不得對標本繼續檢測操作,做好標本不合格記錄后需立即進行密封打包,壓力蒸汽滅菌處理后銷毀。
如為采樣管為非滅活管,實驗室操作人員在進行標本熱滅活時,溫浴前需旋緊標本采集管管蓋,必要時可用封口膜密閉管蓋;溫浴過程中可每隔10分鐘將標本輕柔搖勻1次,以保證標本均勻滅活;溫浴后標本需靜置至室溫至少10分鐘使氣溶膠沉降,隨后再開蓋進行后續核酸提取。
(3)核酸提取和檢測安全要求
在進行核酸提取和檢測時應盡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操作。如為打開標本管蓋或其他有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則必須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4)實驗室操作結束后清潔要求。
需要對實驗室環境進行清潔,消除可能的核酸污染。
?、賹嶒炇铱諝馇鍧?。實驗室每次檢測完畢后,可采用房間固定和/或可移動的紫外燈進行紫外照射2小時以上。必要時可采用核酸清除劑等試劑清除實驗室殘留的核酸。
②工作臺面清潔。每天實驗后,使用0.2%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臺面、地面清潔。
③生物安全柜消毒。實驗使用后的耗材廢棄物放入醫療廢物垃圾袋中,包扎后使用0.2%含有效氯消毒液或75%酒精噴灑消毒其外表面。消毒后將垃圾袋帶出生物安全柜放入實驗室廢棄物轉運袋中。試管架、實驗臺面、移液器等使用75%酒精進行擦拭。隨后關閉生物安全柜,紫外燈照射30分鐘。
?、苻D運容器消毒。轉運及存放標本的容器使用前后需使用0.2%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
⑤塑料或有機玻璃材質物品清潔:使用0.2%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或過氧化氫擦拭或噴灑。
(5)轉運容器消毒
轉運及存放樣本的容器使用前后需使用有效氯含量為0.2%的消毒劑或75%酒精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
04
強化實驗室檢測過程控制
實驗室接到樣本后,應當在生物安全柜內對樣本進行清點核對。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進行試劑準備、樣本處理、核酸提取、核酸擴增、結果分析及報告。實驗室應當建立可疑樣本和陽性樣本復檢的流程。
(1)試劑準備
應當選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試劑,并在選擇樣本采樣管和核酸提取試劑時,使用試劑盒說明書上建議的配套樣本采樣管和提取試劑。
(2)樣本滅活
已經使用含肌鹽的滅活型樣本采樣管的實驗室,這一環節無需進行滅活處理,直接進行核酸提取。使用非滅活型樣本采樣管的實驗室,可采用56℃孵育30分鐘熱滅活的處理方式。
(3)核酸提取
將滅活后的樣本取出,在生物安全柜內打開樣本采樣管加樣。核酸提取完成后,立即將提取物進行封蓋處理。在生物安全柜內將提取核酸力口至PCR擴增反應體系中。
(4)核酸擴增
將擴增體系放入擴增儀,核對擴增程序是否與試劑說明書相符,啟動擴增程序。擴增后的反應管不要開蓋,直接放于垃圾袋中,封好袋口,按一般醫療廢物轉移出實驗室處理。
三、污染的消除
實驗室一旦發生污染,檢測工作應立即停止,直到確認消除污染后才能重新開始檢測。首先,要查找污染源和明確污染范圍。然后,根據污染源和污染范圍采取有效的去污染措施,結合各種不同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
實驗室污染的處理:
1.標本污染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臺造成局限污染時:
立即用吸水紙覆蓋,并使用0.55%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消毒液需要現用現配,24小時內使用。
2.標本傾覆造成實驗室污染時:
保持實驗室空間密閉,避免污染物擴散。立即使用潤濕有0.55%含氯消毒劑的毛巾覆蓋污染區。必要時(如大量溢撒時)可用過氧乙酸加熱熏蒸實驗室,劑量為2g/m³,熏蒸過夜;或20g/L過氧乙酸消毒液用氣溶膠噴霧器噴霧,用量8ml/m³,作用1-2小時;必要時或用高錳酸鉀-甲醛熏蒸:高錳酸鉀8g/m³,放入耐熱耐腐蝕容器(陶罐或玻璃容器),后加入甲醛(40%)10ml/m³,熏蒸4小時以上。熏蒸室內濕度60%-80%。
3.清理污染物時:
嚴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采用壓力蒸汽滅菌處理,并進行實驗室換氣等,防止次生危害。
一套合格的實驗室設計,不外乎以下三點實驗室建設
四、實驗室布局設計
1、實驗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對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實驗室(大樓)的布局應有利于教學和科研工作,有利于學科的發展,有利于各部門的協作,有利于綜合利用和“三廢”處理。實驗室(大樓)布局的好壞,長期影響它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性。
2、實驗室的布局是否具有靈活性擴展性
1)還要考慮具體實驗工作的特點和要求,使之具有符合需要的實驗室使用面積和空間。例如,實驗室的高度,要事先考慮到能安裝、搬運大型設備。
2)實驗室的面積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布局時不能只考慮當前的需要,還要考慮到將來的發展。
五、實驗室基礎系統設計
1、電力對于現代化實驗室來說, 通常有一些精密、貴重的儀器設備, 要求提供穩壓、恒流、穩頻、抗干擾的電源,還必須建立不中斷供電系統,還要考慮電源負荷大小, 考慮今后可能的發展情況留有余地。為方便使用, 應在合適的位置預留220V 、380V 的插座,以保證不同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
2、給排水由于各個實驗室的任務、性質不同,供水和排水的要求也不一樣, 有的實驗室要求有不間斷供水條件, 有的實驗室還必須對排放的廢水進行凈化處理。
3、網絡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可以通過一次性布線工程提供各種語音、數據、圖像或視頻通信系統的通信線路, 能夠滿足目前絕大多數通信的要求。
六、實驗室特殊系統設計
1、潔凈度
1)不同類型的儀器設備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現代化實驗室由于配備較多的高精尖儀器設備, 對實驗室的工作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如果實驗室中的空氣含灰塵較多, 很容易滲入到儀器設備的內部、落在零件的表面上。還有一些是減少微生物污染的,所以要達到一些潔凈度等級。
2、通風
1)許多實驗室承擔著大量實驗任務, 由于人數多, 實驗時間長, 容易造成實驗室內空氣污濁, 必須重視實驗室的通風換氣。
2)特別是化學類實驗室、生物、醫學類實驗室, 實驗時所使用的化學藥品或者實驗過程及其產物常常產生一些有害氣體, 對人體不利。
3)整體實驗室的送、回、排風及設備的排風關系到整個實驗室的后期運營與維護。